從東北商品交易中心總經理申延福處獲悉,中石油集團已決定與該中心合作開展東北地區(qū)管道天然氣現貨掛牌交易的試點,此舉將為今后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化改革預作鋪墊,也是作為國內天然氣行業(yè)老大的中石油首次嘗試用全新方式銷售天然氣。
“中石油方面已經答應,第一步先將東三省這里的管道天然氣拿到我們這個平臺上交易。我們則為它開個專場——地方燃氣公司或用氣企業(yè)可以直接到平臺上提出需求、采購管道氣。最早一批專場交易已經從9月份就開始上線。”申延福說。
他表示,天然氣尤其是液化天然氣(LNG)的交易未來肯定要實現市場化,中石油這么做其實也是為今后做準備。
“LNG大部分是進口的。貿易商在將海外LNG運到港口的過程中存在時間差,可能會由于LNG價格波動而遭受損失。但如果在商品交易中心通過類似掉期交易的方式采購,則能鎖定價格、規(guī)避風險。”申延福解釋說。
相比之下,當前管道天然氣的最高門站價都是國家管制的,還無法實現上述功能。盡管如此,仍有客戶愿意上平臺交易。
“這是由下游客戶的融資需求引發(fā)的。買家只要付出定金,剩下的由銀行匹配。”申延福說,“我們交易平臺的好處一是交易品種的類型比較實,與實體對接;二是打通了融資渠道。這是其他交易所達不到的。”
據他透露,銀行融資過去采取的固定資產抵押,而他們正在探討一種新模式,像國外一樣根據貿易流水提供授信額度。目前,中心的下游客戶已包括沈陽燃氣公司等,下一步會向東三省更多地方鋪開,并爭取上線LNG的現貨交易。
“應該說,這一方式無論對中石油還是國內天然氣市場都算一次突破。但由于當下平臺的賣方基本仍是一家獨大,雖然能更好地發(fā)現市場上買家的支付意愿,卻不利于買賣雙方充分的競價交易,因此還沒有達到完全市場化的程度。”天然氣專家、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產業(yè)發(fā)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毅軍對上證報記者說。
在他看來,一旦未來國家放松對天然氣最高限價的管制,則中石油也可能通過這一平臺獲得更高的溢價。而國家鼓勵的天然氣大用戶直接交易也可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(fā)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