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是《老友記》的粉絲,你一定不會忘記錢德勒。劇中,他總是不斷地向人們解釋自己的工作,似乎別人永遠也搞不懂他所謂的“統(tǒng)計分析和數據修復專員”是做什么的?
這不能怪錢德勒,10年前,在《老友記》熱播時,要向一個陌生人解釋這個與數據統(tǒng)計分析相關的崗位確非易事。不過到了今天,錢德勒的工作卻變得炙手可熱。
隱形的金礦
在經歷了幾年的批判、質疑、討論、炒作之后,大數據終于迎來了屬于它的時代。2012年3月22日,奧巴馬政府宣布投資2億美元拉動大數據相關產業(yè)發(fā)展,將“大數據戰(zhàn)略”上升為國家戰(zhàn)略。奧巴馬政府甚至將大數據定義為“未來的新石油”。
早在1980年,著名的未來學家阿爾文·托夫勒便在《第三次浪潮》一書中,熱情地將大數據贊頌為“第三次浪潮的華彩樂章”。而那時候,科技水平的局限,世界并沒有做好擁抱大數據時代的準備。直到2009年前后,“大數據”一詞才開始逐步受到信息技術行業(yè)的重視。
2013年,世界上存儲的數據預計能達到約1.2澤(約12億TB)字節(jié),如果把這些數據全部印刷成書,這些書可以覆蓋整個美國52次,如果將之存儲于標準的光盤,這些光盤可以堆成五堆,每一堆都可以伸到月球。
大數據的原理非常簡單,學過統(tǒng)計學的人都知道,在統(tǒng)計學中,樣本選取得越多,得到的統(tǒng)計結果就越接近真實的結果。海量的數據充斥世界,如果能將它們“提純”并迅速處理成有用信息,無異于掌握了一把能打開另一個世界的鑰匙。
越來越多的政府、企業(yè),正逐步意識到這隱藏在數據山脈中的金礦,數據分析能力正成為各種組織的核心競爭力。目前,幾乎所有世界級的互聯(lián)網企業(yè),無論社交平臺之爭還是電商價格大戰(zhàn),都有它的影子。
2013年,被不少業(yè)內人士稱作“大數據元年”。(王辰越)